“仁义胡同”位于位于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区傅斯年陈列馆(傅氏祠堂)东邻,长约60余米,宽2米,康熙皇帝题写。
 
仁义胡同的故事是由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傅以渐不仅学识渊博,更以道德文章著称于世。
 
康熙年间,傅家在东关家庙拓修时,因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而引发纠纷。面对这场纷争,傅以渐并未利用权势压人,而是选择以诗化人。他赋诗一首:“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传达了谦逊礼让、与人为善的美德,家人看后羞愧难当,主动退让三尺,邻居亦被傅家的仁义所感动,同样退让三尺,于是形成了这条六尺宽的胡同。康熙皇帝闻此事后,深为感动,亲笔题写“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从此,这条小巷便成为了聊城的一张道德名片,传承着仁爱、礼义、友善的精神。
 匾额欣赏:山东聊城傅斯年陈列馆“仁义胡同”
傅以渐, 字于磐,号星岩,山东省东昌府(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状元,清初名臣,知名学者、史学家。
 
傅以渐是清代第一位状元,康熙的老师,一直为清世祖顺治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是清初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
 
傅斯年,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上一篇:匾额欣赏:湖北襄阳古隆中“卧龙遗址” 下一篇:匾额欣赏:四川阆中张飞庙“义烈足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