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今江苏南京)凤凰台时创作的怀古抒情诗。
全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书法素材诗词: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uploads/shufa/scdq/scdq-293.jpg)
此诗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李白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另一说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上一篇:书法素材诗词:明日歌[明]钱福 下一篇:书法素材诗词:示儿[宋]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