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满堂花醉三千客
下联:一剑霜寒四十州
上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三千客",典出战国四公子(如孟尝君)养士三千,喻钱镠礼贤下士,门客众多。
下联“一剑霜寒四十州”:"四十州",夸张手法,指其势力范围广大(实际吴越辖地约十四州,贯休的原诗就是十四州)。
该楹联前句写"满堂花醉"的繁华,后句写"一剑霜寒"的肃杀,刚柔相济。"三千客"显其威望,"四十州"彰其武功,气势恢宏。
后人写此句时,经常写成“四十州”,总觉得这样更有气势。在上海孙中山故居也有此对联,借喻以武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决心。“寒”用在这里,是隐喻革命斗争之严酷性。

配图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书“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七言联。
于右任一生善诗文,书法更卓然成家。他在寻访、收藏碑石、碑文拓本过程中,得力于魏碑中的《郑羲碑》《石门铭》等,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成为一代碑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