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首小诗能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书法素材诗词:题西林壁[宋]苏轼](/uploads/shufa/scdq/scdq-262.jpg)
苏体行书(首选):横画舒展(如"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横"字),捺画重按上挑(表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顿悟感),左低右高的结字(暗合"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变化)。推荐参考《黄州寒食帖》的跌宕情绪 + 《赤壁赋》的从容气度。
黄庭坚大草(备选):长枪大戟的笔势可表现庐山险峻,但需控制狂放程度以保留哲理感。
慎用风格:工稳唐楷(易失去东坡"尚意"精神),纤细瘦金体(与诗中雄浑意境冲突)。
上一篇:书法素材诗词:献钱尚父[唐]贯休 下一篇:书法素材诗词:岳阳楼[三国]魏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