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萧瑀" title="萧瑀" target="_blank">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 title="李世民" target="_blank">李世民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盛赞萧瑀" title="萧瑀" target="_blank">萧瑀的仁德。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 title="萧瑀" target="_blank">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 title="萧瑀" target="_blank">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书法素材诗词:赐萧瑀[唐]李世民](/uploads/shufa/scdq/scdq-227.jpg)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 title="范晔" target="_blank">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 title="刘秀" target="_blank">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 title="李世民" target="_blank">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 title="萧瑀" target="_blank">萧瑀。
次句的“板荡”乃《诗经" title="诗经" target="_blank">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上一篇:书法素材诗词:马[唐]李贺 下一篇:书法素材诗词:句[宋]刘延世(静室焚香盘膝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