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两岸青山,半湖春水
下联:二分明月,数点梅花

楹联“两岸青山半湖春水,二分明月数点梅花”在江苏扬州二十四桥景区十字阁东面,林散之行书。
根据落款“八十五叟林散之”,可以推断这副对联写于1982年。

上联“两岸青山,半湖春水”:两岸青山,指湖水两岸郁郁葱葱的山峦或林木。半湖春水,“半湖”并非精确的一半,而是形容湖面的一部分,或是一种朦胧的意境,与“两岸”形成空间上的呼应。“春水”指春天清澈荡漾的湖水。
下联“二分明月,数点梅花”:二分明月,这是描写扬州的经典典故。唐代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意思是天下的明月光辉,有三分之二都洒在了扬州。因此“二分明月”特指扬州明亮而多情的月色,也成了扬州的代称。数点梅花,化用史公祠里纪念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几瓣梅花,化为亡国遗憾之泪;二分明月,犹鉴千古可泣之心。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意义深远。“两岸青山”、“二分明月”、“半湖春水”、“数点梅花”,四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描绘了瘦西湖的美景,展示了扬州柔中带刚的城市气质。
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散之与扬州有着特殊的情缘,瘦西湖东大门匾额上的“瘦西湖”三个大字就是林老手笔。早在1936年,他曾与陈含光同游瘦西湖,此后往返多次,留下了许多与瘦西湖有关的诗词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