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其昌行书《试朝鲜笔册页》欣赏
董其昌开创了以软性美为特征的书法风范,影响近两个世纪。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董其昌开创了以软性美为特征的书法风范,影响近两个世纪。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奉记帖》是康里巎巎写给朋友叶彦中的一封信札,内容为托寄香桌、海味等物件之事。此帖笔法颇类怀素,运笔疾速飞动,结体圆转婉畅,笔画清劲妍丽,字字自相牵绕而又不相互连...
吴说(约1092~约1170),宋代书法家。吴说楷、行、草及榜书无所不精,小楷有"宋时第一"之称。榜书深稳端润,行草圆美流丽,深入黄太史之室,而得其精髓,又时作魏钟繇之体,颇有...
铁保,清代书法家,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了“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与成亲王、刘墉、翁方纲,并称为清代四大书家。传世...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其书风端稳紧结,俊健古雅,有晋唐...
顾仲安硬笔书法以毛笔书法为底色,毛笔书法又以柳公权、颜真卿的法帖为本,所以打下了很好的书法童子功,以后再写书法,诸书皆成,绝无先天不足,底气不胜的柔软感。笔有雄法,墨有坚...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为祀山颂神而立。清代此碑在搬移中断裂为三,现在断裂前的拓本,已是十分罕见的了。...
本幅应为文徵明《行书自作诗》册中之一开,所书内容为文徵明在京城翰林院时期的自作诗《奉天殿早朝》与《内直有感》两首。从书写风格判断,书写时间或在其回到南方之后。诚如...
文徵明在诗文书画方面可谓是“四绝”,无一不精,无一不通。《滕王阁序》可以说是其代表作中的经典了,《滕王阁序》写于其老年时期,此时的文徵明已达到了85岁的高龄,这字已然...
大雅《兴福寺半截碑》,唐代僧大雅等集晋王羲之行书碑刻。开元九(七二一)年立于长安。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为第一,《兴福寺》仅次于《圣教》。字行...
憨山德清行书《书法钩玄册》六开,上海博物馆藏。“钩玄”取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要,纂言者必钩玄”之语,意为探索精微。书法钩玄也就是对前人探索、研究书法艺术的精...
《高归彦造像碑》全称《高归彦造白玉释迦像》刻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四月,44cm×142cm ,正书。民国初出土于河北定县众春园,后归周肇祥,今藏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书《五君咏》,行书,37厘米×133厘米。可谓诗书双璧。诗为南朝诗人颜延之所作,书法出自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现收藏于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
赵孟頫行楷《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的赵书妩媚甜润有所不同。...
扫一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