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被后世奉为经典,明代学者胡应麟力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清代杨伦称赞此诗“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书法素材诗词:登高[唐]杜甫](/uploads/shufa/scdq/scdq-229.jpg)
全诗通过诗人登高远眺所见的秋江景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忧国之念以及沉重的悲秋之情与萧瑟秋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诗人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这使得全诗处处展现出一种沉痛而质朴的忧郁之美,全诗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杜甫从自己的穷困潦倒、年老多病的现状去写,毫无突兀之感,顺畅自然,思路豁然开朗,由景及情层层递进,既有眼前飘零的景致,又有苍茫旷远的气象,实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对百姓穷苦的生活感同身受之情,“诗圣”之名,杜甫实至名归。
上一篇:书法素材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