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1919年,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为了纪念家乡的“三江七河”,他将“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的名字合并,改名为“
郭沫若”。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全称为“嘉州
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
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
郭沫若的侄子郭培谦,1962—1963年时任乐山县副县长,作为主管负责了新中国成立后对
乐山大佛的首次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