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是一副蕴含深刻人生智慧、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字格言联,被誉为“做人处事之圭臬”,清代书法家,《说文》四大家之一桂馥书写。
	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发上等愿,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愿”即心愿、抱负。结中等缘,以平常心看待和接受中等的机缘、际遇。“缘”指缘分、机遇。享下等福,主动选择过朴素、节俭的生活,能承受清苦。“福”指物质享受。
	上联阐述了内心怀有宏大的理想,却能以平常心对待际遇,甘于过朴素的生活,上联更多是 “对己” 的要求。
	下联“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择高处立,站在高处立身,即拥有高远的眼界和格局。寻平处住,在平坦的地方居住,即为人处世要稳健、平和。向宽处行,向宽阔的地方行走,即待人接物要宽容、厚道,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下联表达了眼界高远,立身平稳,行事宽容,为自己和世界都留下广阔的空间,下联更多是 “处世” 的法则。

	这副对联的精髓在于其内在的辩证统一和完整的体系性:它既鼓励人追求最高的理想(发上等愿,择高处立),又提醒人要接受平凡的现实(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寻平处住)。这是一种极其务实而又不失崇高的智慧,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这副二十四字联是中国传统处世哲学的巅峰结晶之一,成为了无数人修身、齐家、经世的座右铭。
	桂馥,字冬卉,未谷,号雩门,别号肃然山外史,晚号老苔,一号渎井,又自刻印曰渎井复民,清代书法家,训诂学家、篆刻家、戏曲作家,《说文》四大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