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读书新有珠船获
下联:选胜何辞玉杖支
楹联“读书新有珠船获,选胜何辞玉杖支”是一副充满欣喜与豪情的文人雅趣联,表达了在读书和游历中收获珍宝、不辞辛劳的愉悦心境,近代书法家谭泽闿行书。
上联“读书众壑归沧海”:珠船获,典故源自《庄子·列御寇》中“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的寓言。后人常以“探骊得珠”比喻写作文章能抓住要害,深得命题精蕴。此处“珠船获”意为:像一船满载宝珠而归,形容在读书中获得了极其丰硕、珍贵的收获。新有,刚刚又有,最近再次得到。
上联意境:在书海中徜徉,最近又有了满载宝珠般的巨大收获。。
下联“选胜何辞玉杖支”:选胜,探寻、选择名胜古迹(去游览)。何辞,怎么会推辞,绝不推辞。玉杖支,扶着玉饰的手杖。“玉杖”是对手杖的美称,也暗指虽年迈或需借助工具,但游兴不减。
下联意境:为了探寻优美的山水古迹,我怎么会因为需要拄着玉杖(路途艰辛)而推辞却步呢?
这副对联巧妙地描绘了文人两种最高雅的乐趣:精神的探险(读书)与身体的游历(选胜)。上联是向内探索:在精神世界的书海中“探骊得珠”,收获智慧的珍宝。下联是向外探索:在现实世界的山水中“寻幽选胜”,领略造化的神奇。两者完美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生活模式。

谭泽闿,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
谭泽闿善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取法颜真卿,兼工汉隶。又善诗,能画。
民国时南京“国民政府”牌匾即为谭泽闿所书,招商局集团的“招商局”也是谭泽闿所书,上海、香港两家《文汇报》的报头也是谭泽闿所书,可见谭泽闿书法的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