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净地何须扫
下联:空门不用关
上联“净地何须扫”:"净地"既指洁净的寺院地面,更喻指清净佛土。"何须扫"表面说无需打扫,实则暗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偈语)的禅理。
下联“空门不用关”:"空门"既指寺院山门(佛教称"空门"),更指大乘空性智慧。"不用关"表面说无需关门,实则表达"法门广大,无所不包"的开放性。

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传该地原系深潭,内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郡从事裴胄请灵峤法师制伏,师于潭畔诵华严经,龙遂离去,众深感师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师住锡,帝敕赐“华严”之匾额,称为华严寺。
涌泉寺山门,保留唐代建筑风格的无门空门结构,"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楹联就镌刻在石门柱上。现存山门构造定型于清代同治年间,净空法师主持改建时确定无门设计,直接动因为夏秋台风频发导致木质门扇屡遭损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