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园松菊,玉海图书”楹联在浙江温州
玉海楼,横额为“百晋精庐”,均为
孙诒让手书。。
上联“颐园松菊”:“颐园”为
玉海楼后花园,有松有菊,二者在传统文化中常代表隐士的节操,象征高洁坚贞的品格,松树耐寒常青,菊花傲霜独放。
下联“玉海图书”:“玉海”即
玉海楼,藏书之所,暗示
玉海楼藏书之丰,文化底蕴深厚。
孙氏曾将两晋、南朝古砖上百方存放这里,所以又称“百晋精庐”,后改称“百晋匋斋”。
玉海楼,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孙衣言、
孙诒让父子所建。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
王应麟,故取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以示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
玉海楼建筑最大特点是集藏书楼功能、浙南优秀民居特点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宁波
天一阁、海宁
别下斋、湖州南浔
嘉业堂),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888年建楼,直到1908年辞世,
孙诒让人生的最后二十年都围绕
玉海楼度过,
玉海楼也因此成为温州文化坐标。这二十年正是晚清各种思潮激荡之时,面对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庚子之变等大事件,
孙诒让极力倡导经世之学,提出“富强之原,在于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