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黄帝祠”匾额位于四川成都青城山天师洞黄帝祠,近代书法家于佑仁书。
青城山处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峰峦叠嶂,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壮如城郭,故名青城,意为青色的城。景区幽深清静,故又有“青城天下幽”之称誉。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的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是青城山的标志性道观。东汉末年,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曾在此修炼布道。现存殿宇建于清末,古韵十足。洞内还有隋代雕刻的张天师石像,历史悠久。
观内有黄帝祠,内供奉着黄帝。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号髯翁、太平老人,曾用名刘学裕、原春雨等,笔名右任、骚心、大风、半哭半笑楼主、关西余子等,被尊称为“右老”,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诗人。
于右任在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国共合作等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一生参与创办、改建了渭北师范学校、复旦公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校,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于右任善书法,喜作诗,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论书法者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北于”即陕西泾阳人于右任,“南郑”则是福建闽县人郑孝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