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莲法界”匾额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这四个字背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唐朝垂拱二年间,这里曾是一位叫做黄守恭的长者的桑园,种满了桑树。有一天,黄守恭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名叫匡护的僧人告诉他佛祖托梦,让他在这块地上建一个寺庙。黄守恭非常爱惜自己的桑园,犹豫不决,于是说:“三日内,如树开白莲乃可。”
 
没想到,三天后满园的桑树竟然真的开出了白莲!黄守恭长者如约献出了桑园,建起了寺庙。这就是“桑莲法界”这个名字的由来。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名“兴教寺”“龙兴寺”,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9年),才改为现名——开元寺。上面所说的典故:“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便是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的由来。
 匾额欣赏: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桑莲法界”
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泉州甘露戒坛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戒坛,因符合宋代规制而被列入世界遗产)。
 
弘一法师也与开元寺渊源颇深,1930年,弘一法师到开元寺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教僧人写字,并在空闲时间整理古经并编撰目录,1933年,弘一法师到开元寺为僧人讲律,1942年,弘一法师到达开元寺宣传抗日救国并书写佛法、弘扬佛法,为开元寺书写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上一篇:匾额欣赏:现今流传最广的官箴”清慎勤”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