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法海寺山门的匾额“法海禅寺”,著名的佛教学者、居士赵朴初先生题写。
法海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由明英宗赐名法海禅寺,位于北京石景山法海寺森林公园内。
法海寺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经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中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士官所绘作品,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称中国三大最伟大的壁画,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法海寺四进院落,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法海寺壁画也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做的精美壁画,保留了佛教密宗和显宗体系并传承了唐宋底蕴,又有浓郁的明代风格,是集中国寺院壁画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壁画史纲要》中说到明代的寺观壁画,首举就是宫廷画师所画的法海寺壁画。
赵朴初先生作为著名的书法家和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在全国各地名山大川、寺庙殿宇甚至楼堂馆所等具有十分广泛的题字。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赵朴初先生的题字几乎无处不在,在寺庙中的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藏经阁等常见殿宇中最为广泛,此外在各地较有特色的殿宇题字也极有特色。其题字书法较为广泛,涉及行书、楷书及等行楷、行草等,自成一体,别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