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匾额在江苏南京瞻园内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郭沫若先生题写。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已逾600高龄,又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明初,朱元璋因念功臣徐达“未有宁居”,特给中山王徐达建成了这所府邸花园,现仍留存的石矶及紫藤。
1960年,我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瞻园的恢复整建工作,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格局特点,而且还充分地运用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

此门匾上的“国”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囯”。一般导游会介绍,这是因为郭沫若对洪秀全没有继续进军,使“天国”不完整,深为惋惜,故而有意把“国”字少写了一点。
此说甚谬,因为在太平天国的相关文献资料及实物中,“国”字均少一点。如洪秀全、石达开铸造的“天国圣宝”钱,其“太平天国”的“国”字,即写作“囯”。作为著名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郭沫若之所以这样写,也许是出于对太平天国历史的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