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为佛教
禅宗丛林,始建于隋代,现为清代重建遗存,是四川成都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收藏文物丰富的佛教寺庙。现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代,
宝光寺始建,初名“大石寺”。据说在公元880年的时候,唐代的黄巢起义军攻破了长安。当时在为的皇帝
唐僖宗被忠臣护送到现在的四川,然后驻扎在
宝光寺里面。
唐僖宗夜见霞光出地,召随驾高僧知玄问法。知玄说地下必有舍利。
唐僖宗命人掘之,果然得到一个石函,内藏舍利十三粒,晶莹明澈。
后来
唐僖宗安全回到了长安,下令扩建了
宝光寺,重修了宝塔,并给宝塔取名为“无垢舍利塔”,寺名为“
宝光寺”。
邓锡侯(1889年—1964年3月30日),字晋康,四川营山县人,毕业于保定军校,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抗战胜利后在川军中被视为领袖。
1932年秋,四川军阀爆发“毗河之战”,
邓锡侯到新都
宝光寺躲避。与方丈妙轮法师结下一段缘,赠送书写条幅唐代诗人
常建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940年,
邓锡侯回川主持军政时,再次到
宝光寺故地重游,题匾“一代
禅宗”,赠与方丈无穷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