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岩”石碑位于湖北十堰武当山南岩宫,明代驸马都尉沐昕书,是两块大字题刻碑。
“南岩”碑置南岩皇经堂两仪殿左侧岩畔,均高1.88米,各宽1.58米,各厚0.21米,立于长方形石座之上。
“南岩”二字分刻两碑正中,正书,阴刻。“南”字碑右上侧刻朱文篆印“黔宁王世家”(6cm×6cm),右下侧为朱文篆印“忠爱存心”(5.7cm×6cm);“岩”字左侧署“驸马都尉沐昕书”,其下刻篆印三方,分别为“公余清兴”(4.5cm×4.5cm)、“光风霁月”(5.5cm×5.5cm)、“驸马都尉图书”(6cm×6cm)。明永乐年间朝廷碑版、制诰多由华亭二沈(沈度、沈粲)书写,稳健端庄,婉丽飘逸,号称“台阁体”。沐昕所书“南岩”二字,方正圆润,舒展大方,其雍容矩变,端雅气象,显然是受“台阁体”影响。

沐昕,明朝外戚大臣,西平侯沐英第五子,明成祖第五女常宁公主夫婿,生母为沐英妾颜氏。
明永乐年间敕建的武当山各宫观匾额如“太子坡”、“大圣南岩宫”、“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大岳太和宫”、“南天门”等,都是沐昕所书。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大有玄妙超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