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飞雪暗天云拂地
下联:清风弄水月衔山
“飞雪暗天云拂地,清风弄水月衔山”楹联是集苏轼的诗句,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书写。
上联“飞雪暗天云拂地”出自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一》中的“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
飞雪暗天:以“飞”写雪势(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暗天”强化视觉压迫感(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云拂地:云层低垂似贴地掠过(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与飞雪构成“天地混沌”的苍茫意境。
下联“清风弄水月衔山”出自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闻黄州鼓角》中的“清风弄水月衔山,幽人夜度吴王岘”。
清风弄水:“弄”字尽显风与水嬉戏之趣(苏轼自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暗含《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哲学闲适。
月衔山:月悬山巅如口衔(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衔”字赋予静态画面以动态平衡,类马远“一角山水”构图。
上联“雪云”沉重,下联“风月”轻灵,形成“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审美张力。
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
赵之谦在书法上,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