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字石刻在山东泰安泰山烈士祠内,隶书体,鹿钟麟书,冯玉祥题跋。
 
泰山烈士祠创建于1933年,那时,冯玉祥将军因指挥察绥抗战失利,怀着愤懑的心情,再次移居泰山。
 
在冯玉祥率领下,全体官兵以一亩多基地为中心,在四周劈山凿石,削高补凹,扩至3亩多。
 
其生日时,其原部将鹿钟麟,送其一个隶体的“寿”字,字仿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
 
冯玉祥沉思片刻,提笔在寿字上方添了16个小隶体字:“人欲得寿,须要为大多数人们牺牲寿命。”
 石刻欣赏:山东泰安泰山烈士祠“寿”字题刻
长寿,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追求。普通人,为自己祈寿,为亲人祈寿。而冯将军以“为大多数人们牺牲寿命”为得寿。其志向自非常人所能及。
 
鹿钟麟(1884年3月12日—1966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北鹿庄,中国西北军著名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方面军总指挥、第十八军军长、军政部次长、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自北洋新军学兵营与冯玉祥相识后,随冯玉祥戎马生活四十年,成为冯的主要助手。在“北京政变”中,率部先行入城,不费一枪一弹,仅三天就控制北京全城。带领军警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原名冯基善,又名冯御香,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军的统帅和西北最高军政首脑。
 
冯玉祥在其统治甘肃的六年之中,颁发诸多政令,施行多项举措,促进甘肃教育、文化、交通等事业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甘肃闭塞落后的社会风貌。冯玉祥创立“国民军”后,成为能够影响甚至左右中国局势的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刻,作过重大贡献。

上一篇:匾额欣赏: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小黄楼“文炳球琳” 下一篇:石刻欣赏:山东青岛崂山华严寺砥柱石“山海奇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