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朱春鹤自小随父摆馄饨摊,成年后另立门户,在鱼行桥(今人民路吉由巷口)搭棚设店,卖馄饨和五色小笼。因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生意见好,于是拆棚建屋,开办五开间大店,并扩大经营面点。
朱鸿兴面馆以花色面点出名,面浇头十分讲究质量。花色点心有五色小笼、汤包、蒸饺等。尤其是名点绉纱汤包,采用雪花酵面,蒸制讲究。
朱鸿兴面馆经营有道,用料讲究,薄利多销,“
朱鸿兴”成了一块金字招牌,苏州面业大王的美誉驰名京沪一线。
1949年苏州城解放,
迟浩田进城吃的第一顿饭,就是
朱鸿兴店里的一碗焖肉面。
著名作家
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里的主人公平时吃面,非
朱鸿兴的面不吃,可见
朱鸿兴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是如何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