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泉是位于
庐山东部的一处瀑布,源出大月山。其成因为溯源侵蚀河流袭夺形成,由于地层岩性不同,经过长期侵蚀后,形成了三级阶梯,水流顺阶倾泻,先从五老峰北崖口垂直落到大磐石上,再经过两次折叠分散后重新汇聚,又再次下泻,故名
三叠泉。落差共有155米。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
三叠泉,不算“
庐山客”之说。但
三叠泉却长期隐藏荒山深壑,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
李白,讲学在它下流
白鹿洞的
朱熹都没发现它,直到南宋时期才被人发现。
三叠泉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被樵夫偶然发现,其后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现存宋留元刚题记、元大德九年
庐山寻真观题记、明刘世扬题记、清双溪草堂等
摩崖石刻十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