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冠裳缨佩旄斧钺
下联:敦卣鬲甗彝舟尊
“冠裳缨佩旄斧钺,敦卣鬲甗彝舟尊”楹联出自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或金石题跋,以商周青铜礼器名称为内容,属典型的“金石学集联”,书法家溥儒题写。
上联“冠裳缨佩旄斧钺”,冠裳缨佩:是服饰类礼器。冠(礼冠)、裳(下裙)、缨(冠带)、佩(玉饰),象征身份等级(如《周礼》“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旄斧钺:是仪仗类礼器。旄(牦牛尾饰旗)、斧钺(权力象征),如《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
下联“敦卣鬲甗彝舟尊”,均为青铜器名称,属祭祀宴飨用器:敦(盛黍稷器)、卣(提梁酒器)、鬲(炊煮器)、甗(蒸食器)。彝(泛指礼器)、舟(托盘)、尊(大型酒器),如《诗经》“清酒既载,骍牡既备”。
整联通过罗列器物名,展现青铜器类型学知识,上联可象征“制度文明”,下联可代表“物质文明”,合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双重见证。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
阮元提倡朴学,曾罗致学者编书刊印,主编《经籍籑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于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亦多有建树,史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是乾嘉学派晚期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扬州学派的柱石。生平著述丰富,撰有《揅经室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三十余种著述传世。
溥心畬,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心畬的书法,既有柳公权《玄秘塔碑》的险峻,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清奇脱俗,就像是隐居山林的高人,一股子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