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读书要在存心久
下联:力耕不受众目怜
 
楹联“读书要在存心久,力耕不受众目怜”是一副强调治学与为人需持之以恒、不求人知的格言联,体现了儒家修身治学的核心精神,“晚清第一名臣”、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书写。
 
上下联分别化用晁补之与苏轼诗句。
 
上联“读书要在存心久”:要在,关键在于。存心久,存心指用心、着意;“久”即长久、持之以恒。“存心久”意为心思长久地专注于此,坚持不懈。
 
读书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够长期专心致志、坚持不懈。上联化用晁补之《次韵棠美述志》的诗句。
 
下联“力耕不受众目怜”:力耕,努力耕种。此处是比喻,指像农夫辛勤耕耘一样,刻苦致力于读书或事业。不受众目怜,不希求、不依赖众人的关注和怜悯。“怜”在此有关心、同情、赞赏之意。
 
要像农夫在田里默默耕耘一样,埋头苦干,而不必在意是否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同情。下联化用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的诗句。
 楹联欣赏:读书要在存心久,力耕不受众目怜(曾国藩行书)
这副对联将“读书”与“力耕”类比,阐述了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存心久”是方法论,指出了达成任何成就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耐心的投入;“不受众目怜”是心态论,强调动力应源于内在对知识的渴望或对道义的坚持,而非外在的虚荣。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其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走过了一条由泛而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曾国藩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后世很多人认为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
 
附晁补之《次韵棠美述志》和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晁补之《次韵棠美述志》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锺,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何去取。
甥诗意慕两君闲,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颇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凄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心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
 
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在劝农天所直。
沛然例赐三尺雨,造物无心怳难测。
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霪不为龙所隔。
蓬蒿下湿迎晓耒,灯火新凉催夜织。
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
奔流未已坑谷平,年苇枯荷恣漂溺。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
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上一篇:匾额欣赏:河北石家庄正定隆兴寺“广长妙谛”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