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长妙谛”匾额在河北石家庄正定隆兴寺,康熙所书。
 
“广长妙谛”是一个充满佛教哲学意味的词语,其核心在于赞叹佛法的精深奥妙。
 
广:指佛法横遍十方,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宇宙万物的一切真理,博大精深。
 
长:指佛法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其真理超越时间,亘古不变,永恒有效。
 
妙:精微、深奥、不可思议。形容佛法义理不是寻常思维可以测度,其智慧精妙绝伦。
 
谛:梵语“Satya”的意译,指真实不虚的道理、真理。在佛教中,“谛”指最根本、最真实的法则,如“苦、集、灭、道”四圣谛。
 匾额欣赏:河北石家庄正定隆兴寺“广长妙谛”
“广长妙谛”可以追溯到佛教中描述佛陀说法方式的经典记载,特别是与“广长舌相”这一概念密切相关。
 
“广长舌相”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佛陀身体所具有的三十二种非凡相貌)。《阿弥陀经》和《大智度论》中都有提及,形容佛陀的舌头又宽又长,可以覆盖面部直至发际。此相并非指真实的舌头,而是一种象征,表示佛陀言说真实不虚,所讲的教义(佛法)广大无边、真实不虚、辩才无碍。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隆兴寺。是中国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城正定隆兴寺被誉为“京外名刹之首”“河朔名寺”,寺内匾额丰富多彩,作为历代皇家寺院的隆兴寺,清朝的康熙皇帝三次到正定,就为隆兴寺题写了十九块匾额。

上一篇:楹联欣赏: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行书)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